论文,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产品,真的需要好好包装才能提升逼格,看起来“高大上”(虽然精美的包装里边是学术垃圾)。
作为研究生,当你满怀期待把拼命努力一年的成果展示给导师或者审稿人的时候,他们最多的一句评价基本就是:“论文深度不够,创新性不足”。
苍天啊!一年的努力白费了吗?是论文难产了吗?先不要慌,其实未必,创新性和深度问题也是完全可以提升的。
下面,把提高论文的创新性和深度的包装技巧分享给大家(更适用于理工科)。
一、突出“文字”创新,加强文字修饰
不管你有没有创新,不管你创新性有多强,一定要想方设法体现凝练出创新、体现出创新,哪怕只是披了一件“创新”的外衣,也一定要这么干!相信我,你做的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论等方面肯定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这也可以是“创新”。
强烈建议在论文中直接表达出来 “创新”,千万不要藏着掖着。在论文Abstract和Conclusion等黄金位置,使用显眼的词语把创新进行彰显处理,千万不要让审稿人找,常见用词如:new, novel, compared with existing researches, failure mechanisms, discover, we introduce XX factor into the traditional theory model, th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cap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XX.
二、想方设法往“物理机制”上靠
审稿人最想看到的“创新”往往有两类,一类是揭示新的物理机制;另一类是提出/改进工程评价方法。当然,如果是真真正正的这两类创新,那难度绝对非常大,肯定不是一般人能够搞得定的。作为资质平平的科研民工,虽然你搞不出真正的创新,但是你可以往这个方向靠!去蹭一蹭总是可以的吧!只要你蹭了一点,你论文的创新性自然大幅提升。
比如,论文中介绍完实验结果,你可以再来一段discussion,从微观层面分析实验规律背后的物理机制。当然,你可能分析的不一定全面、甚至不一定正确,但是没关系,言之成理即可。这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帮你把论文拔高一个层次,就是这么神奇。同时,不要忘了在Abstract、Conclusion等位置强调“基于XX实验,本文揭示了XX演化物理机制”。
三、“深加工”直接获得的物理量数据
如果论文中只是展示了直接获得的物理量数据,那么很可能被审稿人喷:本论文缺乏创新性,本论文就像实验报告。但是你如果把这些数据进一步深加工,甚至展示一些审稿人没有见过的物理量,那么论文创新性自然就上去了。
但是,要注意,新造的“物理量”一定要有意义,一定要能说明一些问题,否则就失去了意义。具体来说,新造的“物理量”可通过原有物理量之间计算进行“深加工”。
通过精心包装,才能满足审稿人的胃口,才能大幅度提高论文投稿命中率!Good lu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