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写作的三种方法发表时间:2023-06-29 10:38作者:沃恩智慧 摘要是论文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摘要中我们可以得知开展此项研究的原因、整篇论文的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学术贡献。可能有一些期刊并不要求摘要涵盖整篇论文的内容,这时候,我们也不必循规蹈矩,只需按照目标期刊的具体要求写摘要即可。但是,对于摘要部分的写作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并未围绕一个研究问题进行论述,导致编辑和审稿人看不出本文的研究问题以及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主要观点比较普通,体现不出论文的创新性;基本只是在罗列研究过程,主要观点体现不明显。 针对以上问题,学者罗伊娜 · 默里和萨拉 · 穆尔在其著作《学术写作手册——一种新方法》中详细讲解了摘要写作的三种方法,分别是反复型写作法、主客观混合写作法、对立观点总结法,因此下文将分别对这三种写作方法做出简单解释,并从SSCI期刊论文中找出一些示例供科研er们参考。 一、反复型写作法 “反复”指的是关键词以及连接词的反复出现,从而强化摘要部分每个句子之间的递进逻辑。学术界对这种方法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些人非常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能够使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更加明确;有些人则认为此种方法会体现出论文作者语言上的匮乏。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种写作方法确实能够有效解决研究主题和问题不明确的难题。参考示例如下: 在执行认知任务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借助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来处理和保持信息。就有限的工作记忆对执行任务的绩效有着怎样的影响,研究者已经发展出了诸多解释模型。但是,这些模型中的大部分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个体可能对工作记忆的需求有着不同的敏感度,并且还没有一个模型能够预测个体对象的绩效。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种用来计算工作记忆能力差异的计算模型,这种差异以信源激活( source activation)量来街量,信源激活经常被用来保存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在两项实验中,我们使用这种模型来了解工作记忆对个体对象的影响,我们认为这强化了这样一种解释:信源激活是工作记忆能力。 在这篇摘要的开场白中,作者就以一种一般的、没有什么争议的方式陈述了其研究所在的领域。在第二句中,作者表明了自己对这一领城的取向。在第三句中,作者说明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在这篇摘要中作者从已经有人做了的那些事来判断还有哪些没有做。其后,作者马上表明了此篇论文的创新之处。 这篇摘要中不同部分的比例也非常有意思:一半是关于研究背景,一半是关于作者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模式”一词的使用——在第二句出现一次,第三句中出现两次,在第四句中前半部分出现一次——使得这个“摘要”前后更加连贯,逻辑更加清晰。在一些句子中,使用一个关键的、连接性的词会使得不同句子之间的连接更加清晰,让写作更加流畅。有些作者非常喜欢这种写作方式。然而,也有一些作者会说,这种反复会让人反感。但是,反复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有效的连接策略,尤其是在论文摘要部分的写作过程中,反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最后一个句子中,作者用一句话说明了自己的贡献。在第三句(研究问题句)和结尾的句子(提出解决方案的句子)之间,作者使用了一些词来进行连接,这样的连接既直接又清晰。 二、主客观混合写作法 主客观混合写作法,主要指的是既有主观写法,也包含客观描述。这样的写作方法,会使最终的研究结果更为客观,降低主观性。其中,作者可使用“我们”作为连接词,避免一些重复性表述。参考示例如下: 本研究对一群个体识破欺诈(由其他人所设)的过程进行了检验。在实验中,我们找来24名审计人员(来自一些国际会计公司)并让他们来审查四个案例,这几个案例分别描述了一些真实存在的公司(这些审计人员并不知道)之前所存在的金融欺诈。许多审计人员都没有能够识破案例中所提的操作手法,只有一小部分的审计人员总是能够成功(识破)……我们认为那些没有办法通过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来识破欺诈的人需要在特定的金融欺诈中应用一些直觉。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识破欺诈的计算模型,这个模型应用了我们所提的直觉(成功识破欺诈的审计人员所使用过的),我们通过这个模型来检验我们的理论。随后,我们还基于审计人员所犯的错误,对模型进行了修正。最后的模型能够解释我们数据中所观察到的96个个案中的86个。 最初,论文作者就使用了一种不同的风格,即没有使用人称代词,例如“我们检验了”,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客观的表述风格,即“本研究对……进行了检验”。与上一个例子相比,该篇论文的作者在一开始就简明据要地界定了研究问题。一开始便直切主题,没有再费笔墨描述研究背景与动因——我们只能假定作者可能会在正文中对此再做描述。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作者总结了研究结果,说明了自己的主要论点,并在后面的句子中使用“我们”发展了某种解释,检验它,修正它,再检验它等表述方式。作者对研究中重复性工作描述的比较简单,即用“我们”来连接各个句子,表明研究中的三个阶段——“解释”、“测量”和“修正”。有意思的是作者最后一句没有以“我们”开始,可能是为了说明他们对数据的解读是非常客观的。 三、对立观点总结法 对立观点总结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两句话来说明该领域针对这个问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可能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通过对立观点,从而推导出作者自己的研究问题与观点。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作者只是罗列研究过程的问题。具体示例如下: 福多认为,观察是理论中立的,因为感知系统是模块化的,也就是说,它们存在于有机体的特定领域,是板块式的、命令式的、快速的和接触式的,有着固定的中立的结构。切奇兰德对观察的理论中立观点进行了反驳,认为:1.大脑中大量的上下通路表明了感知的认知沸透性;2.感知学习在知觉系统的传导中会所有改变。在本文中,我引入了对感觉、感知和观察的区分,我认为界管在观察涉及上下过程这点上切奇兰德是对的,但是在知觉中仍然有大量的信息是理论中立的。我认为知觉学习不会威胁到感知的认知非渗透性,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没有提供证据支持感知的由上而下的特征。最后,我对感知的离线认知渗透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在这篇论文的摘要中,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对一些共同接受的原则或者一些根本理论进行概述,而是对一些争论进行了总结:有两个研究者的观点彼此针锋相对,作者使用了“反驳”一词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差异程度。这种对学科或者说对该研究所在的亚学科的介绍,事关该领域如何得以建构,这既可以用通过不同方法得出了不同结论的学者们的话来说,也可以通过作者自身来建构。 换句话说,作者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呈现自己的学科,既受“它是如何”,也受“作者如何看待它”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毕竟,介绍一个学科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尤其是当作者这么做是要为自己的论文提供背景的情形下。对一些学者而言,以下是一种有待争论的观点:任何学科都是它本来的样子,是中立的和既定的,只有一种呈现它的方式。在其他学科,人们又可能认为呈现前人研究的方式是非常多样的,甚至连这些研究所基于的基本原则都可以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可以是作为学科基础的基本原则;可以是“现行观点”或者是对两种不同路径的对立性的“放大”)。在一些学科,人们一般会通过重复使用“我”字来标明自己的贡献:“我引入了……我认为……我认为……我讨论了......”在最后一句中,作者使用了“可能”一词,这从某种程度上缓和了作者的这些声明。 综上,本文主要总结了三种SSCI期刊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可能看上去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如若作者能够像上文一样,对论文或者期刊最近几期的论文的摘要做深入分析,将会让自己对所在学科的学术写作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知。 |